当体育公司不再偏爱体院学生:这3类问题,需要引起重视
当一位体育公司的朋友说,他们已经不怎么在体育院校招聘的时候,我迟疑了一下。当有更多体育公司诉说同样情况的时候,我才意识到,体育院校是时候提高警惕了。
文/ 付能量
大家都知道,体育类院校,作为体育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土壤之一,在推动中国体育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。
曾经,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优先选择体育类院校的学生,甚至是以招到体院背景的学生为荣。但是根据近两年的观察,「部分」体育公司已经没有什么强烈意愿在体育院校招人了。
相比于体育类院校的学生,他们反而会更加青睐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体育专业学生。
虽然体育类院校存在巨大优势,并且也在不断发展。校区扩大,专业增加,设施设备更加完善,发展势头仍然昂扬向上。红底白字的大横幅,也展现了学校的远大理想。
殊不知,一棵看似枝繁叶茂的大树,根部被老鼠咬断了几个根须。如果大树生命力顽强,这点伤口毫无影响,倘若大树的免疫力下降,也说不定会影响整棵大树的生长。
当一些体育公司不再偏爱体育院校学生,这些高校的优势,是不是也正在悄然流失?
01
院校专业化的同时,也束缚了思维
先说一说我们自己的情况吧。作为一家体育传媒公司,我们其实有很多同事都是具有体院背景的,包括北体、首体、上体、成体、西体、天体等。所以我们在招聘时,也青睐体院学生。在筛选简历时,往往也会多看上几眼。
但是由于公司所在地,距离北京两所体育院校的距离确实是有点远,就算坐地铁单程也得1个小时20分钟,这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。
所以,从体育院校招人有的时候无法满足用人需求,因此我们尝试招聘一些非体院、喜爱体育,并且具备一定传媒基础的学生作为补充。
在日常工作当中,我们惊奇地发现,这些具有跨领域思维的学生,能够给我们这些「传统体育人」带来一些新的视角。
是不是很意外?本来是被动地尝试,却尝出了甜头。就好比要组建一支球队,我们本来是想在外面招个替补,临时租赁一个球员,结果人家练了一段时间,居然进入了首发大名单,还不比自己青训梯队上来的差。
在体育传媒公司中,虽然体育类院校的学生「更了解体育」,也具备相应技能,但还并不足以成为学生们的绝对竞争力。
随着信息生产、传播和消费多方因素发生改变,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细分。那些热爱体育,做过一定功课,并且具备跨领域思维的学生优势逐渐显现,给体育行业融入新的活力。
其实,有些体育传媒老前辈,他们所学的专业甚至和体育、新闻毫不相干。
这就点出了第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,体育院校在给学生提供专业教育的同时,也限制了学生视野,学生在思维上没办法突破体育的瓶颈。
比如,你要办一个青少年俱乐部,你也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。但是,想要办好一个俱乐部,需要考虑到公司定位、战略规划、教育教学、运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情。
青少年俱乐部出现了状况,我们可能还是会执着于是销售环节出了问题,还是教育教学出了问题。结果,竟然是公司定位和战略规划的错误。
所以,体育行业的有些问题,是不能够单纯得以体育思维来进行分析的。有的时候确实要跳出体育的圈子,来重新进行审视。
为什么有些综合类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思维会更加活跃?因为在校园中,他们除了体育专业的同学之外,还能够结交其他专业的朋友,了解他们平时学习什么,关注什么。体院学生如果不主动走出校园,更加广阔的世界你是看不到的。
02
职业化和责任心,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
一位在体育赛事公司工作的朋友,也给我分享了他们的观察。每到赛事来临,赛事公司都会招聘志愿者,这其中就有大量的体院学生。
倘若赛事项目和学生的专项相吻合,就会有一部分人模糊工作人员与爱好者的界限。出现场内追星现象,比赛还没开始呢,就和运动员要签名,「攀关系」,造成工作中的严重失位。
当然,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肯定也存在这个情况。但是作为体育专业出身,我们肯定是要用跟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。
反而,那些和体育毫不相关的学生,会对赛事、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产生敬畏之心,会更加努力落实好相关工作,有不懂的地方还会虚心请教。
很多时候,正因为我们接触了太多的体育,自认为非常了解这个领域,往往会飘飘然。不会死抠细节、不断精进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会产生懈怠,和运动员聊个天,要个签名,不会花心思仔细研究:运动员接待是个怎样的流程,需要注意哪些细节?如果是外宾,我要不要练习好英语口语?
下放给志愿者的工作,以体力劳动为主,而非重要的技术岗,门槛也没有那么高。那是否是体院出身,还真的重要吗?练体育,就等于能够把体育赛事办好吗?
这就点出了第二个可能存在的问题,那就是我们的职业态度,我们的责任心。
这一点,其实不论是学生还是从业者,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。虽然我们做着相关工作,但是有的时候,我们并不职业。
有的比赛能够做到事无巨细的将工作任务落实在手册上,指导各个部门进行工作,有的比赛可能已经办了好几届了,做得还是非常粗糙。
很多练体育的同学可能会说了,我们非常能吃苦呀。但是能吃苦并不等于职业态度,也不等于责任心。并且,大多数体育生口中所说的吃苦,仅仅是身体上的。
随着年龄增长,你即使再能吃苦,当时身体达到某种极限的时候,不得不承认,你是在走下坡路的,你不可能在赛场上拼搏一辈子。
即使苏神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记录,他也没办法永无止境的超越自我。身体素质的下滑,一定要比思维头脑的下滑快很多。当苏炳添跑不动了,他之后拼的是什么?
拼的是他头脑当中对于短跑的理解,是他当副教授给学生上课时传授的那些经验。归根到底,拼的还是知识。
想要更加的职业化,既需要我们的责任心,也需要我们不断提升知识储备。
03
优势,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劣势
其实,最令人感到意外的,就是体育培训公司的朋友也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。
体育的核心,便是体育教育,「以体育人」居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是的,这个话题比较敏感,但藏着掖着,只能憋出更大的问题。
一方面,某些学校的「部分」老师不认真参与课堂的教学,教育质量出现下滑。另一方面,「部分」学生以高等体育院校的学历自居,认为学校的优势和排名足以成为进入职场的「硬核」敲门砖,忽视了自身技能是否扎实。
一位教育培训公司的负责人就直接说道:「这个学校的老师我很熟,他们的教学水平我心里非常清楚。来到公司里,我还是从0开始教,学生专业技能薄弱不说,身上还有莫名其妙的傲气。」
毋庸置疑,体育院校在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上存在着更大的优势,能够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。
但这也点出了第三个可能存在的问题。正是之前存在的优势,让「部分」体育院校和「部分」学生贪图安逸。更有甚者是吃老本,消耗老一辈体育人留下来的价值。
反观体育资源并不丰富的学校学生,有些内心比较敏感,他们甚至会产生「自己比体育院校学生低一等」的自卑感。他们有更加强烈的愿望,去给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路。
理想是美好的,现实是残酷的。根据身处一线的观察,体育传媒、体育赛事、体育培训三类体育公司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。
以上的举例并不是一捧一踩,只是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如实交代。
也许你会质疑,通过「部分」体育公司的个例来表达「体育公司不再青睐体育专业的学生」是不是有失偏颇?
确实有失偏颇,但却是对我们体院校和学生的一种提示和警醒。如果在未来,这种个例变成趋势,那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。
毕竟,作为同一个足球俱乐部的,当然希望从自己的青训中选拔苗子,也不用那么费劲去其他领域筛选人才了。
更新在「体育圈人」之前,这篇文章也同步到了知乎当中,一位读者的评价是:
其实各个环节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,大家心知肚明。包括人才的选拔、人才的培养、人才的输送等等,这也不是体育行业独有的问题。
看到问题很重要,能够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希望这篇文章的分享,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启发。
最后,给大家推荐一波属于「体育圈人」自己的招聘平台。欢迎各位企业进行入驻,也祝愿各位小伙伴能够在平台当中找到心仪的工作。
针对文章的话题,如果你有更多想要说的话,或者想要分享的内容,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~
END
推荐关注